棉花疫病和棉蚜的防治


棉花枯萎病一、危害症状:

棉花枯萎病可影响棉花幼苗至成年植株,在现蕾前后最为流行。可以概括为5种类型。

1、黄色网纹型:病株叶片叶脉变黄,叶肉仍呈绿色,部分或大部分叶片呈黄色网纹,叶片逐渐萎缩、干枯。

2、黄化型:叶缘部分或大部分变黄、皱缩、枯萎。

3、紫红色型:叶子部分或大部分变成紫红色,叶脉也呈紫红色,枯萎、干燥。

4、枯萎型:叶片突然失水,叶色微呈深绿色,叶片变软变薄,整株枯死,但叶片一般不脱落,叶柄弯曲。

5、皱缩型:当有57片真叶时,多数病株顶叶起皱、变形,颜色深绿色,节间缩短,比健株短,一般不死亡。病株根茎部木质部变黑。棕色的。

二、发病规律:

棉花枯萎病主要在病株种子、病株残体、土壤和粪便中越冬。受感染种子的运输是新病区出现的主要原因。病区棉田耕作、管理、灌溉等农业操作是近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。病株的根、茎、叶、壳等在高湿度下能生长出病原孢子,随气流和雨水传播,感染周围健康植物。

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温度、湿度密切相关。一般土温20左右时发病。当土壤温度升至25—28时,发病高峰。夏季大雨或雨年发病严重;该病在低洼地和粘质土壤中发病严重。在重、碱、排水不良、施氮肥、粗耕的棉田中该病较严重。

三、化学防治:

播种前用40%多菌灵五氯硝基苯、50%甲硫醚福美双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;发病初期用40%多菌灵五氯硝基苯、50%甲硫醚福美双600-800倍液或500倍液喷根灌根,或用50%福美双600-800倍液、80%代森锰锌800液-1000倍液喷雾,防治效果显着;对于重田,用0.2%磷酸二氢钾溶液和1%尿素溶液同时进行叶面喷施,每隔5-7天一次,连续2-3次,防病效果会更加明显。

棉蚜一、为害特点:

棉蚜用刺吸式口器刺穿棉叶的背面或嫩叶并吸取汁液。苗期棉花叶片卷曲,花铃期推迟,导致成熟晚,产量降低;成株期,上部叶片卷曲,中部叶片呈现油状光泽,下部叶片变黄脱落。花蕾受损,花蕾易掉落,影响棉花。工厂开发;有些会导致落叶并降低产量。

二、发生特点:

每年发生10-20代。棉田按季节可分为苗期蚜虫和休眠蚜虫。苗期蚜虫从出苗至6月下旬、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至现蕾前发生,进入为害高峰期并适应低温。蚜虫发生于7月中下旬至8月,适应较高的气温。大雨对棉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多雨年份或雨季不利于其发生;但晴朗、时雨、阴天和毛毛雨的天气条件有利于棉蚜的快速繁殖。

三、防治指标:

每100株苗蚜数为250只,或以卷叶株出现为防治指标。以单株上、中、下叶平均蚜虫数150200只为防治指标。

四、化学防治:

每亩施10%吡虫啉2030克,30%吡虫啉1015克,或70%吡虫啉46克。均匀喷雾,防效达90%,持效15天以上。

棉花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。大家种棉花一定要注意棉花的管理。

标签:
  • 农作物种植方法
  •  
  • 农作物种植技巧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?菜农必知!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
   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,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。在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